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

2023閱讀摘要

今年大概是出差比較多的關係,加上八月之後整個就有點累,閱讀進度慢很多,讀書筆記也沒怎麼動筆。今年閱讀照時間排:

《絲路、遊牧民與唐帝國》森安孝夫
《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?》Tonio Andrade(歐陽泰)
《漢文與東亞世界》金文京
《台灣之春——戒嚴前的台灣民主運動》胡慧玲
《街道漫步,台灣紀行》司馬遼太郎
《歐洲霸權的光與影》福井憲彥
《被隱藏的中國:從新疆、西藏、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》David Eimer
《英派: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》蔡英文
《始皇帝的遺產:秦漢帝國》鶴間和幸

正在閱讀:《大日本.滿洲帝國的遺產》玄武岩、姜尚中

我覺得最好看的是《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?》和《漢文與東亞世界》,大推薦。《街道漫步,台灣紀行》也滿不錯,只是因為我剛好看過李登輝的著作和其他台灣史書籍,對書裡的內容不陌生,就比較沒有感到驚豔。但我可以想像在這本書出版的1993年,其內容是滿震撼的。

《被隱藏的中國:從新疆、西藏、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》是近年來難得在圖書館架上驚鴻一瞥、而且還滿好看的書。因為這幾年我找書的管道都是在網路上,所以值得一提。

最讓我失望的書是《台灣之春——戒嚴前的台灣民主運動》和《始皇帝的遺產:秦漢帝國》。前者遮遮掩掩不直接講獨裁者是誰,連鄭南榕事件也不敢說是誰決定攻堅,是我失望的原因。後者則是結構不好,雖然提供不少考古資料讓我們從民間的觀點看秦漢時代的歷史事件,但是很多敘述可以更有條理、更有因果相關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蔡潔妮《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: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》

第二章:美術的論述似乎很依賴藝評家,而不是由觀者直接觀看。不知是否也是儒家文化的展現,或是因為缺乏在地連結,只能用論述來學習美術感知。 第三章,我認為中國主義者對文化是很敏感,所以他們的擔憂其來有自。反而是本書作者沒有掌握到一點:就算本土化運動中台灣性與中國性混在一起,經過時間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