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場一個多小時在講米國,我一邊寫python一邊聽所以沒有很認真,但是重點大概就是:
- AI/ML,也就是包括算力,是關乎米國國家安全的議題。
- 算力所需要的電力/能源也因此被視為國家安全議題。
目前台灣的用電量預估是每年增加2.8%,基本上用於資料中心、半導體製造與有關AI的產業(例如server industry)。預估資料中心在2030年的用電量是2340MW,是去年的十倍。
因為淨零碳排的目標,發展再生能源。再生能源遇到的瓶頸是:
太陽能:面積限制,尤其是架設太陽能板需要地方政府批准,十分耗時。
風電:本地的技術還沒發展出來,可能不容易融資。
地熱:技術還無法商轉。
燃氫、燃氨和發展電網grid是目前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然而可燃的氫和氨可能佔天然氣的比率低於30%。
燃氣的問題是98%以上的天然氣需要進口;如果50%的電力由燃氣供應,會有國家安全的顧慮——尤其是我們有個不友善的鄰居。
太陽能:面積限制,尤其是架設太陽能板需要地方政府批准,十分耗時。
風電:本地的技術還沒發展出來,可能不容易融資。
地熱:技術還無法商轉。
燃氫、燃氨和發展電網grid是目前努力的方向之一。
然而可燃的氫和氨可能佔天然氣的比率低於30%。
燃氣的問題是98%以上的天然氣需要進口;如果50%的電力由燃氣供應,會有國家安全的顧慮——尤其是我們有個不友善的鄰居。
為了達到淨零碳排和能源安全的目標,該講者認為台灣應該重新考慮核電的可能性,尤其是趁新政府剛上任、政策還在形成的時候。該講者認為國聖核電廠應該重啟,馬鞍山核電廠應該在周全的檢查之下延役。而且台灣應該認真考慮新核電技術:small modular reactor (SMR)——此時是很好的進場時間。另外也需要評估從菲律賓輸電的可行性。
以上的數字我有回去聽錄影核實~
我想問的問題是:核電需要佔到多少比率、提供多少電量,才能夠達到台灣的用電量與能源安全目標?
講座訊息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